登录   |   注册   |   发布作文   |   留言
搜作文 雪的作文 元旦作文 冬天 春节作文 感恩 爸爸
 
当前位置:作文网 > 写作技巧 > 作文辅导 > 初一

倒叙和插叙作文指导和范文

共有 人看过    来源:网络    作者:方启华    时间:2016-11-03 09:40

  作文指导辅导:倒叙和插叙——文章结构的灵丹妙药

 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的恩格斯曾经提出了“主观辩证法”与“客观辩证法”的区别问题,即,“思维的逻辑”不是“历史的逻辑”的简单再现,而是“历史的逻辑”的本质的反应。正是这样,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,也有一个主观与客观,事实与构思的原则不同。表现在文章结构上,我们写出的文章不是原封不动的事实,而是“思维的逻辑”扫描了的事物的内在联系,而不是事物表面的自然而然的外表。于是(也许是受了新闻的影响),在一般文章中倒叙和插叙显得特别重要。正因为倒叙和插叙是与事实过程相反的过程,于是才使文章更加深透,更加灵活,如鱼得水,使文章煜煜生辉。

  就叙说类文章而言,叙述方法一般有顺叙、倒叙、插叙和补叙这四种方法。这些方法的内在情由在下面两篇同一素材的文章中显现出来。
 

  先看一篇完全顺叙的文章

  范文一:中俄混血姑娘嘎丽娅

  每当我踏上绥芬河天长山里那条陈旧的老路,我就会想起我们的和平天使嘎丽娅。

  2006年10月2日那天上午,我们沿着嘎丽娅劝降的那条小路,踏着她留下的足迹来到了天长山上。山上那五彩的树叶好像嘎丽娅的微笑,笑的那么甜密,那么和蔼,看那铺满了红叶的山路,好像是流淌着嘎丽娅那纯洁的鲜血。1945年8月12日这天,年轻的嘎丽娅就是沿着这条小路劝日本侵略者投降,牺牲在天长山上,成为和平使者。

  1928年2月16日,嘎丽娅出生了,她是一个混血儿。爸爸叫张焕新,是中国人,妈妈是乌克兰人,叫菲尼娅。嘎丽娅1936年1月上了小学,1941年12月从俄侨小学毕业。因为嘎丽娅学习好,所以在母校当上了小学老师,教一年级的日语,三四年级的音乐,15岁的嘎丽娅又在家里干农活。嘎丽娅长的非常漂亮,长长的头发,浓浓的月牙眉,黑黑的眼睛,她在家和弟弟干活时不时还去妈妈和爸爸开的饭店去帮下手。她很善良,经常帮助别人,有时她跟邻居日本人家的小女孩在一起玩,时间一长,就学会了很多的日本话。正是因为嘎丽娅会说一口流利的日语,所以才去了危险的天长山劝降。

  1945年8月9日,苏联红军连夜赶来绥芬河,来帮助中国消灭日本侵略者。到8月10日苏联红军已经把日本的一些要塞攻克,只剩下天长山要塞没被消灭,三次功击都没有一次获胜,后来他们打算派人上山劝降。

  嘎丽娅全家都藏到了地窑里,她爸爸经常出来看一看。8月10日下午爸爸听别人说,所有住在东街的中国人和俄罗斯人都得搬到西街。可到了家以后天色已晚,于是他们决然定明天再往西街搬。第二天上午他们牵着三头牛往西街走,爸爸和她牵牛走大路,妈妈和弟弟走小路。走到大桥洞时,看到不太远的地方有一群人,她跟爸爸说我到那边看看妈妈和弟弟在不在。于是她就走到了人群中,看见了妈妈和弟弟都在。过了一会儿,她听说所有的人都要到那个二层小楼去登记。他们等了20多分钟,突然从楼里走出来一个苏联红军军官和两个护兵。军官问:“你们谁会日语?”有人说:“嘎丽娅。”他们问:“谁是嘎丽娅?”“我是嘎丽娅。”说着,她走了过去。他们让嘎丽娅跟他们进去了,大约又过了30分钟,她出来了。她跟妈妈说:“妈妈,我要去劝降了,别担心,我不久就会回来。”娘俩说了几句话,最后,妈妈把自已头上的头巾和嘎丽娅的头巾做了交换,她们俩就告别了。

  嘎丽娅就跟军官和卫兵上了天长山,到了山脚下天色已晚。苏联红军指挥部决定明天再去。这天晚上他们商量了劝降计划。第二天早上他们向山上走去,有嘎丽娅,还有一个军官、三个护卫、十五个战士。他们到了日本鬼子的谈判地点,日本鬼子只让嘎丽娅自已过去,而不让别人进去。苏联红军只好派嘎丽娅一人过去,其他人在外面候着,随时准备意外的发生。苏联红军军官听着他们谈了很长时间的话,由于说的是日语,一句也听不懂。忽然听到一声枪响,嘎丽娅出事了……他们迅即还击……

  后来,苏联红军把天长山炸得翻天覆地,日本鬼子被埋葬了。战后,嘎丽娅的亲人以及许多人上山去寻找嘎丽娅,可都没找到。

  这就是嘎丽娅的故事。这个故事永远在绥芬河传颂。

  再看一篇含有倒叙、插叙和补叙的文章。倒叙是把后面的事实过程写在文章的前满,把前满的过程写在文章的后面。插叙是把事实过程之外的但与文章主题有关的事实插写进文章中,类似于新闻中的背景。补叙是在文章的后面进一步细写前面写到的事实,是对前面写过的事实的细化和深化。
 

  范文二:二战中牺牲的中俄混血姑娘嘎丽娅

  二战期间,中饿边境线上的绥芬河,在天长山上发生过一件动人的故事。一个中俄混血姑娘,面对日本鬼子毫不惧怕,视死如归,英勇就义。如今人们尊称她为和平天使。她就是被人们永远怀念的嘎丽娅。

  这一年是嘎丽娅出生后的第十五年。世界上这一年发生了重大变化,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了,二战结束了。就在二战结束前夕,这位混血姑娘由于会日语,接受任务上天长山劝日本鬼子投降,英勇牺牲了。

  当时是1945年的8月12日上午,嘎丽娅穿着布拉吉,头上戴着临行前妈妈给她的那条红围巾,和全副武装的一名红军军官、十多名士兵走在天长山那条劝降的山路上。这时正是夏季,山上草木繁茂,在灿烂的阳光下,路边的风景无边的美丽,一派生机。然而,执行重大而艰巨的劝降任务的嘎丽娅他们,根本没有观赏风景的闲情,因为他们正面临着极大的危险。离日本鬼子的要塞很近了,红军军官命令一个士兵举着白旗走在嘎丽娅前面,让日本鬼子知道我们不是来打仗的。他们终于停了下来,由嘎丽娅用日语对着前方喊话:“我们是来谈判的,让你们的军官出来谈一谈。”连着喊了好几遍,可不管嘎丽娅怎么喊,日本鬼子就是不出来。

  对面很远的地方终于出现一名日本军官,说让你们的翻译官上来,其他人都退后,不然就开枪射击。这边商量之后,其他的人潜伏在路边树丛中,嘎丽娅一人英勇上前。树丛中的红军官兵已经看不见她的身影了,不一会儿就听到了她和日本人的说话声,声音也越来越大。由于说的都是日语,他们都不知道说的是什么。突然间声音停止了,传来“砰”的一声枪响,再也没有说话声,他们意识到出事了,便射击着向山上冲去,敌人也开始射击,但由于敌人在暗处,火力又猛,他们受了伤,退了回来。

  但是,嘎丽娅这个十五岁的漂亮姑娘再也没有回来。

  一个少女为什么会出现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?这事与她会说日本话有关。1945年8月9日凌晨,苏联红军冒着大雨向盘踞在绥芬河的日本鬼子发起进攻,到10日,其他要塞和市里的日本鬼子都被消灭了。而天长山要塞攻而不克,那里又有数百名老百姓,考虑百姓的生命,苏联红军决定采取劝降的办法,但苦于没有会说日本话的。为了清查日伪人员,苏联红军命令把市里的中俄居民集中到郊区,于是嘎丽娅一家四口人从市里往郊区搬家。途经红军指挥部的时候,一个军官正在一群老百姓中问:“谁会说日语?”嘎丽娅自告奋勇地说:“我会。”接受任务后,他告别了妈妈、爸爸和弟弟,跟着一名红军军官来到天长山脚下的前线指挥部……于是发生了12日上午那悲惨的一幕。

  嘎丽娅的日语是从邻居的日本居民那里学来的。她的爸爸是中国人,妈妈是乌克兰人,她家从海参崴搬来绥芬河。嘎丽娅自幼聪明、漂亮,又很懂事,在当地的俄罗斯人创办的华俄小学毕业后,留在学校当老师,教音乐和日语。

  已经两天了,嘎丽娅还没回来,爸爸和妈妈十分着急。但这时天长山上一片炮声,炮声持续到13日。之后,爸爸、妈妈和弟弟上山去找了好多次,但连嘎丽娅的任何东西都没找到。

  这时的天长山以被炮火颠覆了,满山焦土,上千人被埋葬在这里。

  炮火洗礼之后,经过了六十多年,现在的天长山是那么美丽,没有战火,只有去那里看风景的游客。而嘎丽娅的盛名流传千古。

  我们从这两篇文章中看到了许多的不同。

  1、乾坤大挪移——顺序完全不同。中俄混血姑娘嘎丽娅两段开头之后,嘎丽娅的出身——苏联红军进军——嘎丽娅一家搬家途中——接受劝降任务——牺牲在天长山。二战中牺牲的中俄混血姑娘嘎丽娅

  嘎丽娅牺牲——搬家途中接受任务——嘎丽娅的出身及家世。可见,前者平铺直叙,后者转着圈、倒着走,似乎比前者更生动。这是因为:

  2。前者是记人文章,后者是记事文章,记人文章是在一定主题下把人介绍清楚,当然也有写作艺术,记事文章更要讲究结构艺术,不能将事件的过程平铺直叙。还是由于:

  3、文章的主题决定的。前者主题是嘎丽娅是怎样的一个人,从前到后地写是可以的。而后者的主题是嘎丽娅是怎样牺牲的,因此牺牲的过程最终要写得最细,为什么会走上这条路也要回答清楚。因此:

  4、后者在最重要的地方运用了补叙的方法。从第三段“当时是1945年的8月12日上午”到第五段“但是,嘎丽娅这个十五岁的漂亮姑娘再也没有回来。”是对

  第二段的补叙,这种补叙突出了重点,使这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在笔下生出了缠缠绵绵、余音饶梁的感觉。

  还有很多,此不赘述。总之,倒叙使文章生动,插叙使文章丰厚,补叙使文章委婉。文章自有辩证法,切忌平铺直叙。叙。

投稿作文,赢彩豆,换礼品,拿奖金;点击立即投稿!
倒叙和插叙作文指导和范文 相关的内容
上一篇七年级作文指导及佳作欣赏——以“成长    下一篇:没有了,返回列表
给力(0)
很差(0)
这篇文章,您怎么看? 请认真对待!
收藏  挑错  推荐  打印
尊敬的用户您尚未登录,暂时无法发表评论!您可以选择 登录注册 后发表评论。
最新评论